展開全部wǎn <;動> (形聲。從糸(mì),官聲。本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83332義:系)。 同本義 [wear]。如:綰組(系結組綬);綰結(系結;打結)。 盤繞,系結 [tie;coil up]。范進一面自綰了頭發,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臉。《儒林外史》 又如:綰合(結合,系在一起);綰發(束發,結發。比喻少年);綰髻(束發編結為髻);綰角兒(古時孩童束發為兩髻,形狀如角,因以借指童年);綰束(纏縛);綰約(綰束,盤繞成結)。 卷起 [roll up]。如:綰袖子。 系念;掛念 [miss]。 長安陌上無窮樹,唯有垂楊綰別離。唐劉禹錫《楊柳枝詞九首》 控制 [control]。如:綰握(掌握);綰攝(掌握,統攝)。 總管 [manager]。奉陽君專權擅勢,蔽欺先王,獨擅綰事。《史記》 貫通;聯系 [connect]。 北鄰烏桓、夫余,東綰穢貉、朝鮮、真番之利。《史記》 將物件穿上洞掛起來 [string]。 湘云便取了詩題,用針綰在墻上。《紅樓夢》 挽;牽 [carry on the arm]。如:綰手(挽手;拉住手);綰合(牽線撮合)。 綰 綰 wǎn <;名> 發髻兒或花結兒 [bun]。 一串歌珠清潤,綰結玉連環。宋張炎《甘州》 絳色;淺絳色 [deep red]。 綰,惡也,絳也。《說文》。段玉裁改為“惡降也”。注曰:“謂絳色之惡者也。”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www.odisxu.buzz*??*?
拼音
wǎn?zǔ?ㄨㄢˇ?ㄗㄨˇ
詞語解釋
答:在貴州各民族中,苗族的頭飾、服飾最為豐富,多達數十甚至上百種,這是因為苗族人口眾多,支系紛繁,散布極廣,各部分人之間的頭飾、服飾有較大差別。清代
綰組(綰組)
答:外貌描寫,主要是穿著打扮
系結組綬。謂佩掛官印。?宋?辛棄疾?《醉翁操》詞序:“異時?廓之?綰組東歸,仆當買羊沽酒,?廓之?為鼓一再行,以為山中盛事云。”
展開全部相關的組詞:綰束、綰合、綰握、綰約、綰錯、轂綰、綰髻綰結、鉤綰、綰組、綰會、綰發、綰轂、牽綰*www.odisxu.buzz*?*?
聲明:本網內容旨在傳播知識僅供參考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原網站所有。